中國畫原論(九): 中國畫的創作
中國畫自古以來缺少系統的專業訓練機制,基本是在修道人、匠人和文人之間經驗的傳承,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均是從臨摹開始,在臨摹前人佳作中逐漸掌握筆墨技巧的運用方法以及創作思路,在有了一定筆墨基礎之後再開始創作。中國傳統繪畫的學習和創作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雖然從專業基本功的訓練上講是缺乏系統性,但是如果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的道德內涵去剖析,就比較簡單了。
中國畫是東方藝術門類的重要一支,它和其它的傳統藝術門類一樣都植根於東方的傳統修煉文化——神傳文化。古代佛法的東傳和道家的獨修中,都使用了圖畫這種形式來闡述修煉中的道理以及表現神佛的世界,使人們對天、地、神、人的超然認識更加形像化。對不修煉的世人,也同樣具有很強的道德感召力,使社會普遍道德回升、人心向善、人人善待,使人們的道德觀念維持在一個較好的整體水平上。
創作正統藝術的好處,我們知道文字對道理的宣傳遠不及圖畫形像生動的展現來的更直接和普遍。圖像對視覺的刺激直接波及心靈,聲音同樣能催動人的內心,帶動人的情感。所以當我們看到古典的繪有神像的天頂壁畫與雕塑,會被那強大的正能量震撼的所有壞的觀念都不翼而飛,被那完美的技藝神工,與神的充滿慈悲的能量所感動無比。